亦作“慰喭”。
谓对遭丧事者的慰问。 《魏书·萧宝夤传》:“寳夤 居处有礼不饮酒食肉輟笑简言,一同极哀之节。
引寿春 多其义故皆受慰唁。”
《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元年》引作“慰喭”。 清•戴名世 《恭纪睿赐慈教额序》:“岁乙酉闻母 刘太夫人 讣。维时天子暨东宫皆云嗟悼所以慰唁賙卹之者甚至。”
引元•袁桷 《车行二十八韵》:“诗成纪劳勷旅次时慰唁。”
清•唐孙华 《送宫恕堂北上》诗:“慰唁殷勤问起居,兼有新诗邀我和。”
慰唁,是汉语词汇,出自《车行二十八韵》,解释为 对死者家属表示同情的行为或语言。
慰 [ wèi ] 1. 使人心里安适。 如 慰问。慰劳。慰勉(安慰鼓励)。慰唁(慰问死者家属)。慰留。慰藉。安慰。劝慰。抚慰。 2. 心安。 如 慰志(宽慰自己的心情)。宽慰。欣慰。 [更多解释]
唁 [ yàn ] 1. 吊丧,对遭遇丧事表示慰问。 如 唁电(吊丧的电报)。吊唁。慰唁。 [更多解释]
答:慰唁的拼音是:wèi yàn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慰唁 的发音
答:慰唁的意思是:慰问死者的亲属。
答:慰唁的近音词、同音词有:慰喭,威严,围堰,胃炎,危言,危岩,讆言,威厌,诿延,伟彦,为言,委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