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春鷰”。春天的燕子。
引南朝 宋•鲍照 《观漏赋》:“随秋鸿而汎渚逐春鷰而登梁。”
唐•杜牧 《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诗:“帘前白艾惊春燕篱上青桑待晚蚕。”
宋•梅尧臣 《依韵答淮南祝秘校初春见寄》:“春燕不时来秋鸿今始至。”
春季的大宴。 宋 制,宫廷每年于春、秋两季设大宴。
引《宋史·五行志四》:“﹝ 嘉祐 ﹞七年三月甲子罢春燕,以久旱故也。”
宋•苏轼 《富郑公神道碑》:“六年丁 秦国 太夫人忧,詔为罢春燕故事。”
春 [ chūn ] 1. 一年的第一季。 如 春季(农历正月至三月)。春节。春色。春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春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春秋(➊春季和秋季;➋指年月;➌指人的年岁,如“春春正富”;➍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➎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2. 两性相求的欲望。 如 春心。怀春。 3. 生机。 如 大地回春。 4. 姓。 [更多解释]
燕 [ yàn ] 1. 鸟类的一科,候鸟,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 如 燕尔(形容新婚夫妇亲睦和美的样子)。燕好(常用以指男女相爱)。燕侣。燕雀处(chǔ)堂(喻居安而不知远虑,临祸却不能自知)。 2. 轻慢。 如 “燕朋逆其师”。 3. 古同“宴”,安闲,安乐。 4. 古同“宴”,宴饮。 燕 [ yān ]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南部。 如 燕赵。燕山。燕京。 2. 姓。 [更多解释]
答:春燕的拼音是:chūn yàn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春燕 的发音
答:春燕的意思是:①.亦作“春燕”。春天的燕子。②.春季的大宴。宋制,宫廷每年于春、秋两季设大宴。
答:春燕的近音词、同音词有:春艳,醇酽,春眼,春妍,春烟,鹑鴳,淳言,鹑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