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觚棱”。
亦作“觚棱”。
宫阙上转角处的瓦脊成方角棱瓣之形。亦借指宫阙。参见“柧棱”。
引《文选·班固<西都赋>》:“设璧门之凤闕上觚稜而栖金爵。”
吕向 注:“觚稜,闕角也。”
《后汉书·班固传上》作“柧棱”。 宋•王观国 《学林·觚角》:“所谓觚稜者屋角瓦脊成方角稜瓣之形,故谓之觚稜。”
明•郎瑛 《七修类稿·天地三·天目山》:“西周 浸冷觚稜月未必迁 岐 説果非。”
清•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百:“北望觚稜南望雁七行狂草达京华。”
郁达夫 《偶成》诗:“不羡神仙况一官觚棱那復梦 长安。”
借指京城。
引宋•秦观 《赴杭倅至汴上作》诗:“俯仰觚棱十载间扁舟江海得身闲。”
康有为 《出都留别诸公》诗:“无端又作觚棱梦醒视扁舟落五湖。”
借指故国。
棱角。
亦作“ 柧棱 ”。
( 1.)宫阙上转角处的瓦脊成方角棱瓣之形。亦借指宫阙。
《文选·班固》:“设璧门之凤阙,上觚稜而栖金爵。”吕向注:“觚稜,阙角也。”《后汉书·班固传上》作“柧棱”。
宋·王观国《学林·觚角》:“所谓觚稜者,屋角瓦脊成方角稜瓣之形,故谓之觚稜。”
明·郎瑛《七修类稿·天地三·天目山》:“ 西周浸冷觚稜月,未必迁岐说果非。”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三百:“北望觚稜南望雁,七行狂草达京华。”
郁达夫《偶成》诗:“不羡神仙况一官觚棱那复梦长安 。”参见“柧棱”。
(2).借指京城。
宋·秦观《赴杭倅至汴上作》诗:“俯仰觚棱十载间,扁舟江海得身闲。”
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诗:“无端又作觚棱梦,醒视扁舟落五湖。”
觚 [ gū ] 1. 古代酒器,青铜制,盛行于中国商代和西周初期,喇叭形口,细腰,高圈足。 2. 古代用来书写的木简。 如 操觚。 3. 棱角。 如 “甘泉泰畤紫坛,八觚宣通象八方”。 4. 剑柄。 如 “操其觚,招其末”。 5. 古同“弧”,独立不群。 [更多解释]
棱 [ léng ] 1. 物体上的条状突起,或不同方向的两个平面相连接的部分。 如 棱角。瓦棱。棱椎(多面体的一种)。三棱镜。模棱两可。 2. 神灵之威,威势。 如 威棱。 棱 [ lēng ] 1. 〔不~登〕口语赘词,用于某些形容词后,含厌恶意,如“傻~~~”。 棱 [ líng ] 1. 〔穆~〕地名,在中国黑龙江省。 [更多解释]
答:觚棱的拼音是:gū léng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觚棱 的发音
答:觚棱的意思是:殿堂上最高的地方。
答:觚棱的近音词、同音词有:柧棱,孤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