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诗·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郑玄 笺:“肯,可也,有顺心然后可以来至我旁。”
唐•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想拾遗公冠带就车惠然肯来。”
清•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疗病》:“凡人有生平嚮往未经谋面者,如其惠然肯来以此当药,其为效也更捷。”
鲁迅 《徬徨·高老夫子》:“现在经 何校长 再三敦请竟惠然肯来,到这里来教历史了。”
晋•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弥秋歷冬经迈二载,深拒以疾,无惠然之顾。”
明•高攀龙 《湖上闲居季思子往适至》诗:“我友惠然至僮僕喜奔走。”
惠 [ huì ] 1. 恩,好处。 如 恩惠。惠泽。惠和。惠爱。惠握(恩惠深厚)。仁惠。实惠。施惠于人。 2. 给人财物或好处。 如 惠政。互惠互利。惠及远人。惠而不费(给人好处自己又没有什么耗费;常用以形容有实利而不多费钱财)。 3. 敬辞,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 如 惠赠。惠临。惠顾。惠存。惠允。 4. 古同“慧”,聪明。 5. 姓。 [更多解释]
然 [ rán ] 1. 对,是。 如 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2. 以为对,答应,信守。 如 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3. 这样,如此。 如 当然。然后。然则。 4. 表示一种语气(①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②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 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 如 显然。忽然。飘飘然。 6. 同“燃”。 [更多解释]
肯 [ kěn ] 1. 许可,愿意。 如 首肯(点头答应)。 2. 骨头上附着的肉。 如 肯綮(qìng)(筋骨结合的地方,喻重要的关键)。中(zhòng )肯(喻言论正中要害)。 [更多解释]
来 [ lái ]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 如 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 如 从来。向来。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 如 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 如 二百来头猪。 5. 做某个动作。 如 胡来。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 如 大家来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 如 昨天他哭来。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 如 上来。 9. 表示发生。 如 暴风雨来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 如 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 如 八月里来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兮! 13. 姓。 [更多解释]
答:惠然肯来的拼音是:huì rán kěn lái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惠然肯来 的发音
答:惠然肯来的意思是:当其心情顺适之时,才可能来临。语出后为欢迎他人赏光莅临之词。唐·韩愈〈与少室拾遗书〉:「想拾遗公冠带就车,惠然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