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的法规、纪律。
引唐•杨炯 《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公洞晓戎章妙详兵律,军国是赖,戎幕允归。”
宋•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崔翰 领节 高阳恃功骄恣横越兵律,陛下宜召还诛之以厌氛祲。”
《元史·顺帝纪八》:“疆域日蹙兵律不严……宜俯询大臣,共图克復之宜,预定守备之策。”
兵律,汉语词汇。
拼音:bīng lǜ
释义:军队的法规、纪律。
兵 [ bīng ] 1. 武器。 如 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2. 战士,军队。 如 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 如 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更多解释]
律 [ lǜ ] 1. 法则,规章。 如 纪律。法律。定律。规律。清规戒律。律师。 2. 约束。 如 律己。 3. 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 如 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 4. 旧诗的一种体裁。 如 律诗。 5. 姓。 [更多解释]
答:兵律的拼音是:bīng lǜ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兵律 的发音
答:兵律的意思是:军队的法规、纪律。
答:兵律的近音词、同音词有:栟榈,栟闾,禀履,兵旅,并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