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糊,中国汉语词汇音jianghu。
释义:
面粉或淀粉加水熬制为糊状即为浆糊(商务印书馆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使用“糨糊”)。浆糊具有一定的粘稠度多用于纸张、布料或物品的粘合。现代生产的多为纤维素和胶水制成的化学浆糊。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制糊时浓度以淀粉﹕水=1﹕6,所制得的糊性质较稳定而煮糊温度 以不超过80℃为佳。
浆 [ jiāng ] 1. 比较浓的液体。 如 豆浆。纸浆。灰浆。浆果。浆液。 2. 用粉浆或米汤等浸润纱、布、衣服等物。 如 浆洗。 浆 [ jiàng ] 1. 同“糨”。 [更多解释]
糊 [ hū ] 1. 涂抹或粘合使封闭起来。 如 糊了一层泥。 糊 [ hú ] 1. 粘合,涂附。 如 裱糊。糊墙。糊窗户。 2. 粥类。 如 糊口。 3. 〔~涂〕➊不明事理;认识模糊混乱,如“他太~~了”;➋内容混乱的,如“~~账”。 4. 同“煳”。 糊 [ hù ] 1. 像粥一样的食物。 如 面糊。辣椒糊。 2. 欺骗,蒙混,敷衍。 如 糊弄。 [更多解释]
答:浆糊的拼音是:jiāng hū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浆糊 的发音
答:浆糊的意思是:用番薯粉或太白粉所煮制而成的黏糊状物。
答:浆糊的近音词、同音词有:江湖,糨糊,将护,奬护,匠户,降户,浆壶,江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