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语。佛教认为,众生心体,自性清净,原有性德,非修成而然,故称“本觉”。
引《大乘起信论》:“心体杂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説名本觉。”
唐•王维 《能禅师碑》:“至于定无所入慧无所依,大身过于十方本觉超于三世,根尘不灭非色灭空,行愿无成。”
宋•洪迈 《容斋五笔·八种经典》:“詮自性认本觉,莫深於‘实相法密经’。”
清•魏源 《默觚上·学篇五》:“《诗》颂 文王一则曰‘缉熙’再则曰‘缉熙’。熙者,人心本觉之光明乎!”
术语众生之心体,自性清净,离一切之妄相,照照灵灵,有觉知之德。是非修成而然乃本有自尔之性德,故曰本觉。即如来之法身也。然此本心体,无始以来,覆于无明烦恼隐藏至于今日一旦依修治之功,始显其性德,是曰始觉,然觉而观之,则始觉非别,原为本觉之体,故始觉本觉,咸同一致。本觉之外无始觉。始觉即与本觉同一也。
本 [ běn ] 1. 草木的根。 如 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 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 如 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 3. 草的茎,树的干。 如 草本植物。 4. 中心的,主要的。 如 本部。本体。 5. 原来。 如 本来。本领。 6. 自己这方面的。 如 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 [更多解释]
觉 [ jué ] 1. 人或动物的器官受刺激后对事物的感受辨别。 如 感觉。知觉。触觉。视觉。觉察。 2. 睡醒;醒悟。 如 觉悟。觉醒。“觉今是而昨非”。 觉 [ jiào ] 1. 睡眠(从睡着到睡醒)。 如 午觉。睡了一大觉。 [更多解释]
答:本觉的拼音是:běn jué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本觉 的发音
答:本觉的意思是:佛教语。佛教认为,众生心体,自性清净,原有性德,非修成而然,故称“本觉”。
答:本觉的近音词、同音词有:本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