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宋史·食货志三》:“即今所在粮草尽乏漕臣计无所出,文移指空而已。”
《三国演义》第三十回:“却説 曹操 守 官渡自八月起,至九月终,军力渐乏粮草不继。”
老舍 《四世同堂》二三:“军队的活动不能只仗着几个命令;军队需要粮草、服装、运输工具和怎样以最少的士兵取得最大的胜利。”
军中人、马所吃的粮食与草料。也作「粮秣」。
引《三国演义·第七回》:「袁绍屯兵河内缺少粮草。冀州牧韩馥遣人送粮以资军用。」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带二百兵,每人身藏枯竹一束到他城西僻静地方爬上城去,将他堆贮粮草处所放起火来。」
粮草,指粮秣、草料等军需物资。出自《宋史·食货志三》。
粮 [ liáng ] 1. 可吃的谷类、豆类等。 如 粮食。粮仓。粮荒。弹尽粮绝。 2. 作为农业税的粮食。 如 公粮。钱粮。 [更多解释]
草 [ cǎo ] 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 如 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 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 如 草料。柴草。稻草。 3. 粗糙,不细致。 如 草率(shuài )。草鄙(粗野朴陋)。草具(粗劣的食物)。 4. 汉字的一种书体。 如 草书。草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草。草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 5.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 如 草拟。草诏(为皇帝草拟诏书)。 6.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 如 草野。草莽。草寇。草贼。 7.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 如 草鸡。 [更多解释]
答:粮草的拼音是:liáng căo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粮草 的发音
答:粮草的意思是:军中人、马所吃的粮食与草料。也作「粮秣」。
答:粮草的近音词、同音词有:凉草,两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