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砚。
英inkstone;
”
磨墨的文具。
引唐•皮日休 张贲 等《药名联句》:“鸓鼠啼书户蜗牛上砚臺。”
砚,一本作“研”。 元•姚燧 《阳春曲》:“墨磨北海乌龙角笔蘸南山紫兔毫花笺铺展砚臺高。”
清•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因是于行囊之外转得吾父所遗图书、砚臺、笔筒数件。”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你老人家是想当陪房丫头一块嫁过去好成天给人家端砚台拿纸啊还是给人家铺床迭被到了晚上当姨老爷啊?”
砚亦称为研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砚与笔、墨、纸合称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砚材的运用也极为广泛其中以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卓尼的洮河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最为突出称“四大名砚”。
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它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初期的砚形态原始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至汉时砚上出现了雕刻有石盖,下带足。魏晋至隋出现了圆形瓷砚,由三足而多足。箕形砚是唐代常见的砚式,形同簸箕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撑。唐、宋时砚台的造型更加多样化。
砚台历经秦汉、魏晋至唐代起,各地相继发现适合制砚的石料开始以石为主的砚台制作。其中采用广东端州的端石、安徽歙州的歙石及甘肃临洮的洮河石制作的砚台被分别称作端砚、歙砚、洮河砚。史书将端、歙、临洮砚称作三大名砚。清末又将山西的澄泥砚与端、歙、临洮,并列为中国四大名砚。也有人主张以天然砚石雕制的鲁砚中的徐公石砚代替澄泥砚,合称四大名砚。
砚 [ yàn ] 1. 写毛笔字磨墨用的文具,多数用石做成。 如 砚台。笔砚。 2. 旧指同学关系(因同学共笔砚)。 如 同砚。砚友。 [更多解释]
台 [ tái ] 1. 高平的建筑物。 如 亭台楼阁。 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 如 井台。窗台。灯台。 3. 量词。 如 一台戏。 4. 台湾省的简称。 如 台胞。台币。 5. 姓。 6. 桌子、案子。 如 写字台。 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8. 〔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 9.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 台鉴。台甫。 台 [ tāi ] 1. 〔天~〕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更多解释]
答:砚台的拼音是:yàn tāi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砚台 的发音
答:砚台的意思是:磨墨的用具。
答:砚台的近音词、同音词有:燕胎,烟态,烟炲,演台,燕台,艳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