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流传的说法。
引《汉书·路温舒传》:“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老残游记》第十三回:“既是没才的这们少俗语説的好,‘物以稀为贵’,岂不是没才的到成了宝贝了吗?”
丁玲 《一九三一年春上海》之一:“那是因为‘主贤客来勤’。 萧云 几乎说出这句俗语来。”
引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濡水》:“濡水 ……西北入 难河。‘濡’、‘难’声相近 狄 俗语讹耳。”
唐•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所以 晋•楚 方言、 齐 鲁 俗语六经诸子载之多矣。”
朱光潜 《艺文杂谈·<但丁的“论俗语”>》:“他( 但丁 )所谓俗语就是与教会所用的官方语言( 拉丁 )相对立的各国人民大众所用的地方语言。”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俗语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具有地方特色。
俗 [ sú ] 1.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如 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2.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 如 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 3.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 如 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 4.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 如 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 [更多解释]
语 [ yǔ ] 1. 话。 如 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2. 指“谚语”或“古语”。 如 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 代替语言的动作。 如 手语。旗语。 4. 说。 如 细语。低语。 语 [ yù ] 1. 告诉。 如 不以语人。 [更多解释]
答:俗语的拼音是:sú yǔ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俗语 的发音
答:俗语的意思是:通俗流行的话语。
答:俗语的近音词、同音词有:宿狱,宿语,宿羽,宿遇,粟裕,速狱,素誉,素域,宿雨,素羽,素鱼,宿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