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枋也叫檐坊,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柱子上端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南北朝的石窟建筑中可以看到此种结构多置于柱顶;隋、唐以后移到柱间,到宋代始称为“阑额”。有些额枋是上下两层叠重叠的,在上的称为大额枋,在下的称为小额枋。大额枋和小额枋之间夹垫板,称为由额垫板。
额 [ é ] 1. 人脸头发以下、眉毛以上的部分,或某些动物头部大致与此相当的部位(俗称“脑门子”)。 如 额头。额角(jiǎo )。 2. 牌匾。 如 门额。匾额。 3. 规定数量。 如 额数。额外。定额。余额。超额。空额。 [更多解释]
枋 [ fāng ] 1.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木材可做车。 2. 方柱形木材。 如 枋子(亦指棺材)。 枋 [ bìng ] 1. 古同“柄”,权柄。 [更多解释]
答:额枋的拼音是:é fāng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额枋 的发音
答:额枋的意思是:额,匾额。枋,两柱之间起联系作用的横木,断面一般为矩形。
答:额枋的近音词、同音词有:鹅肪,遏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