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贞不二的节操。
引《文选·张衡<东京赋>》:“执谊顾主夫怀贞节。”
薛综 注:“夫,犹人人也。言执礼义之心顾思 汉•德,人怀贞正之志分也。”
唐 李德裕 《授郑裔绰渭南县尉直宏文馆制》:“况两代持衡皆有贞节,守正持法,遗风凛然。”
清•翁志琦 《反班婕妤怨歌行》:“薄俗区故新君子秉贞节。”
引汉•刘向 《说苑·建本》:“昔者 东夷 慕诸夏之义有女,其夫死,为之内私壻,终身不嫁。不嫁则不嫁矣然非贞节之义也。”
北周 庾信 《彭城公夫人尔朱氏墓志铭》:“用 曹大家 之明训执 宋•伯姬 之贞节。”
老舍 《四世同堂》十六:“老太太深信她的哲理是天下最好的因为‘忍’字教她守住贞节,度过患难得到像一个钢针那么无趣而永远发着点光的生命。”
坚定不移的节操。
女子守贞或夫死而不改嫁的节操。
“贞”为“正”,用在女性对男子特别是妻子对丈夫的关系上则是指专一。秦汉时期女性伦理之中的贞节观念并没有被作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加以倡导女性再嫁乃寻常之事。至宋代形成理学改变了中国的学术思想以及风俗制度也使妇女的贞节观念在崇古的基础上愈演愈烈。经过宋、元、明三代对贞节观念的极端倡导在进入清朝以后贞节的含义变得十分偏狭了似乎成了一种宗教。秦始皇首倡贞节,尊巴清为“贞妇”,并建“怀清台”。“贞”旧读“zhēng”。
贞 [ zhēn ] 1. 坚定,有节操。 如 忠贞不渝。坚贞不屈。贞节。贞士(忠贞之士)。 2. 旧礼教中束缚女子的一种道德观念,指妇女不改嫁等。 如 贞女。贞烈。贞操(同“贞节”)。贞淑。 3. 占,卜,问卦。 如 贞卜。 4. 古同“桢”,桢干(gàn)。 [更多解释]
节 [ jié ]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 如 竹节。节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 如 关节。两节车厢。 3. 段落,事项。 如 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 如 节气。节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 如 节日。 6. 礼度。 如 礼节。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 如 节奏。节拍。节律。 8. 操守。 如 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 如 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10. 略去,简略。 如 节选。节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 如 符节。使节。 12. 姓。 节 [ jiē ] 1. 〔~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更多解释]
答:贞节的拼音是:zhēn jié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贞节 的发音
答:贞节的意思是:①.坚定不移的节操。②.女子守贞或夫死而不改嫁的节操。
答:贞节的近音词、同音词有:贞洁,真洁,贞碣,贞絜,真节,侦结,箴戒,箴诫,真解,真界,贞介,诊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