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
引南朝•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有人问 袁侍中 曰:‘ 殷仲堪 何如 韩康伯 ?’答曰:‘理义所得优劣乃復未辨;然门庭萧寂,居然有名士风流 殷 不及 韩。’故 殷 作《誄》云:‘荆门昼掩,闲庭晏然。’”南朝•梁 陶弘景 《寻山志》:“荆门昼掩,蓬户夜开室迷夏草,径惑春苔。”
山名。在今 湖北省 宜都县 西北, 长江 南岸隔 江 和 虎牙山 相对。江水湍急形势险峻。古为 巴蜀 荆吴 之间要塞。
引《后汉书·公孙述传》:“又遣 田戎 及大司徒 任满 ……等拔 巫 及 夷陵、夷道因据 荆门。十一年,征南大将军 岑彭 攻之 满 等大败, 述 将 王政 斩 满 首降于 彭。”
三国 魏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若使水而可恃则 洞庭 无 三苗 之墟, 子阳 无 荆门 之败。”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江 水又东歷 荆门 虎牙 之间。 荆门 在南,上合下开,闇彻山南有门像虎牙;在北,石壁色红,间有白文,类牙形,并以物像受石,此二山 楚 之西塞也。”
唐•李白 《渡荆门送别》诗:“渡远 荆门 外来从 楚国 游。”
宋•陆游 《入蜀记》卷六:“过 荆门 十二碚皆高崖绝壁,崭巖突兀则峡中之险可知矣…… 荆门 者,当以险固得名。”
指 荆州。
引唐•王维 《寄荆州张丞相》诗:“所思竟何在?悵望深 荆门。”
赵殿成 笺注:“唐•人多呼 荆州 为 荆门。文人称谓如此不仅指 荆门 一山矣。”
荆门,湖北省地级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鄂中区域性中心城市素有“荆楚门户”之称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中下游北接襄阳市和随州市,西靠宜昌市东临孝感市,南分别与荆州市、潜江市、天门市接壤介于东经111°51′-113°29′,北纬30°32′-31°36′之间。
荆门在夏商时属荆州之域西周分属权国、鄀国,春秋战国属楚汉置当阳县,唐立荆门县,宋建荆门军,元设荆门府,明复荆门县,清为荆门直隶州民国降州为县,新中国成立后续为荆门县。1979年分设荆门县、荆门市。1983年,荆门县与荆门市合并升为地级荆门市。
荆门市版图总面积1.24万平方千米截至2016年末下辖2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全市总人口340万人。2017年,荆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64.17亿元比2016年增长7.5%。
荆门东、西、北三面高,中、南部低呈向南敞开形,兼有低山坳谷区、丘岗冲沟区和平原湖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过境河流主要有汉江、漳河和富水河。
荆门是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以及楚汉古墓群、屈家岭文化遗址等文化古迹诞生了朱厚熜、老莱子、宋玉、莫愁女等一批历史名人留下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等历史典故。
荆 [ jīng ] 1. 落叶灌木,叶有长柄,掌状分裂,开蓝紫色小花,枝条可编筐篮等(亦称“楚”)。 如 紫荆。荆条。荆棘。披荆斩棘。 2. 古代用荆条做的刑仗。 如 负荆请罪。 3. 中国古代“九州”之一,春秋时楚国别称。 如 荆州。荆璞(喻美质、未经任用的卓越人才)。 4. 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 如 拙荆。山荆。荆妻。 5. 姓。 [更多解释]
门 [ mén ] 1.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 如 门儿。门口。开门见山。 2.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 如 电门。 3. 途径,诀窍。 如 门径。门道儿。 4.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 如 门第。门风。门婿。长(zhǎng )门长子。 5. 事物的分类。 如 分门别类。 6.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 如 教门。门徒。 7. 量词。 如 一门大炮。 8. 姓。 [更多解释]
答:荆门的拼音是:jīng mén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荆门 的发音
答:荆门的意思是:①.用木柴做成的门。②.山名。(1)位于湖北省宜都县西北,与虎牙山相对。形势险要,自古为重要关塞。(2)位于湖北省荆门县南。③.县名。位于湖北省境中部,介于漳水、汉水之间,荆山山脉东南。
答:荆门的近音词、同音词有:京门,旌门,凈门,警门,净门,浄门,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