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百举”。
引《荀子·仲尼》:“故知者之擧事也满则虑嗛,平则虑险,安则虑危,曲重其豫,犹恐及其旤,是以百擧而不陷也。”
一本作“百举”。 《文选·枚乘<上书谏吴王>》:“能听忠臣之言百擧必脱。”
刘良 注:“言虽百度举措不失善道,是尽脱於祸也。”
百 [ bǎi ] 1. 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 如 百步穿杨。百儿八十。百分比。 2. 喻很多。 如 百草。百货。百姓(人民)。百般。百炼成钢。百无聊赖。百废俱兴(xīng )。 [更多解释]
举 [ jǔ ] 1. 向上抬,向上托。 如 举头。举手。举重。举棋不定。 2. 动作行为。 如 举止。轻而易举。 3. 发起,兴办。 如 举义。举办。创举。 4. 提出。 如 举要。举例。 5. 推选,推荐。 如 推举。荐举。 6. 全。 如 举国。举世。举家。 7. 古代指科举取士。 如 科举。举人。一举成名。 8. 攻克。 如 “一战而举鄢、郢”。 [更多解释]
答:百举的拼音是:băi jǔ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百举 的发音
答:百举的意思是:见“百举”。
答:百举的近音词、同音词有:柏举,柏莒,败局,败沮,白剧,拜具,败句,白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