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 两代大乐,用于祭祀和大朝会、大宴饗。
引《明史·乐志一》:“凡大朝贺教坊司设中和韶乐於殿之东西,北向;陈大舞於丹陛之东西亦北向……其大宴饗,教坊司设中和韶乐於殿内,设大乐於殿外,立三舞杂队於殿下。”
《清史稿·乐志一》:“世祖 入关修 明•之旧,有《中和韶乐》,郊庙朝会用之。”
曹聚仁 《万里行记·沉阳故宫怀古》:“乐器部分分中和韶乐器和丹陛大乐器,此外有蕃部乐器的琵琶和奚琴卤薄鼓吹大乐器的金、鉦、铜角、画角等。”
中和韶乐,是明清两朝用于祭祀、朝会、宴会的皇家音乐。据文献记载周代就设有号称“六代大乐”的宫廷音乐成为雅乐。雅乐和以律吕文以五声,八音迭奏,玉振金声,融礼、乐、歌、舞为一体以表达对天神的歌颂与崇敬。自先秦至宋元雅乐历代相延不断明朝之初,把雅乐加以改组并命名为“中和韶乐”,清朝沿用。曾经中隔后经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及演奏人员进行研究实验恢复2004年在天坛公园“神乐署”正式公开对外免费演乐该专业乐团即中和韶乐团。儒家认为人的修养能达到中和境界(即致中和)就会产生‘万物位焉万物育焉’的神秘效果。韶乐韶乐,史称舜乐
中 [ zhōng ]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 如 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 如 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 如 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如 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 如 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 如 中看。 中 [ zhòng ] 1. 恰好合上。 如 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 如 中毒。中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 如 中举。中状元。 [更多解释]
和 [ hé ] 1. 相安,谐调。 如 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2. 平静。 如 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3. 平息争端。 如 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 如 二加二的和是四。 5. 连带。 如 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6. 连词,跟,同。 如 我和老师打球。 7. 介词,向,对。 如 我和老师请教。 8. 指日本国。 如 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 如 和棋。和局。 10. 姓。 和 [ hè ] 1. 和谐地跟着唱。 如 曲高和寡。 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 如 和诗。 和 [ huó ] 1.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 如 和面。和泥。 和 [ huò ] 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 如 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 如 衣裳洗了三和水。 和 [ hú ] 1.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更多解释]
韶 [ sháo ] 1. 古代乐曲名。 2. 美。 如 韶光(a.美丽的春光;b.喻美好的青年时代)。韶华(同“韶光”)。韶景(美丽的春光)。韶秀(清秀)。 [更多解释]
乐 [ lè ] 1. 欢喜,快活;快~。~境。~融融。~不可支。其~无穷。~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 2. 使人快乐的事情。 如 取乐。逗乐。 3. 对某事甘心情愿。 如 乐此不疲。乐善好(hào )施。 4. 笑。 如 这事太可乐了。 乐 [ yuè ] 1. 声音,和谐成调的。 如 音乐。声乐。乐池。乐音(有一定频率,和谐悦耳的声音)。乐歌(①音乐与歌曲;②有音乐伴奏的歌曲)。乐正(周代乐官之长)。乐府(原是中国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亦称作“乐府”)。 2. 姓。 乐 [ yào ] 1. 喜好、欣赏。用于文言文。 如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乐 [ lào ] 1. 地名用字。 如 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 [更多解释]
答:中和韶乐的拼音是:zhōng hé sháo lè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中和韶乐 的发音
答:中和韶乐的意思是:明·清两代大乐,用于祭祀和大朝会、大宴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