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谓古代圣人 舜 和后代圣人 文王 的所作所为是完全相同的。后因以“一揆”谓同一道理;一个模样。
引《孟子·离娄下》:“地之相去也千有餘里;世之相后也,千有餘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书序》:“雅誥奥义其归一揆。”
《后汉书·荀爽传》:“天地《六经》其旨一揆。”
南朝•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袁孙 已下虽各有雕采,而辞趣一揆莫能争雄。”
宋•苏轼 《醉乡记》:“其气和平一揆无晦明寒暑。”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四篇第七章:“法律事例古今一揆。”
一揆(いっき),日文词汇。本意是指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后来泛指百姓、土著、当地势力人士等等非政府组织因某些目标而集结之团体也通称百姓起兵反抗统治者的行为。古代日本较为有名的一揆众暴乱是本愿寺发起的一向一揆。
一 [ yī ]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 如 专一。一心一意。 3. 全;满。 如 一生。一地水。 4. 相同。 如 一样。颜色不一。 5. 另外的。 如 蟋蟀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 如 算一算。试一试。 7. 乃;竞。 如 一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 如 统一。整齐划一。 9. 或者。 如 一胜一负。 10. 初次。 如 一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更多解释]
揆 [ kuí ] 1. 度(duó),揣测。 如 揆度。揆策。揆古察今。 2. 道理,准则。 如 千载一揆。 3. 事务。 如 百揆。 4. 管理,掌管。 如 揆百事。 5. 旧称总揽政务的人,如宰相等。 如 阁揆。揆席(宰相之位)。 [更多解释]
答:一揆的拼音是:yī kuí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一揆 的发音
答:一揆的意思是:一致。
答:一揆的近音词、同音词有:一夔,伊夔,一篑,倚魁,贻愧,遗馈,蚁溃,一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