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失足。
引汉•刘向 《说苑·谈丛》:“一噎之故絶穀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
晋•葛洪 《抱朴子·诘鲍》:“岂可以一蹶之故而终身不行。”
唐•李白 《天马歌》:“腾 崑崙歷西极,四足无一蹶。”
喻经受一次挫折。
引宋•王安石 《和王胜之雪霁借马入省》诗:“岂如都城今日事祇恐一蹶为亲忧。”
明•王守仁 《与薛尚谦书》:“平日所见皆非实得,不可以不猛省也。经一蹶者长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
一蹶是词语,拼音是yī jué,释义为一次失足;经受一次挫折。
一 [ yī ]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 如 专一。一心一意。 3. 全;满。 如 一生。一地水。 4. 相同。 如 一样。颜色不一。 5. 另外的。 如 蟋蟀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 如 算一算。试一试。 7. 乃;竞。 如 一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 如 统一。整齐划一。 9. 或者。 如 一胜一负。 10. 初次。 如 一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更多解释]
蹶 [ jué ] 1. 跌倒。 2. 挫折,失败。 如 一蹶不振。 3. 竭尽,枯竭。 如 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4. 踏,踩。 蹶 [ juě ] 1. [尥蹶子](liào juě zi)骡、马等用后腿向后踢。 [更多解释]
答:一蹶的拼音是:yī jué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一蹶 的发音
答:一蹶的意思是:一次失足。喻经受一次挫折。
答:一蹶的近音词、同音词有:一绝,议决,抑絶,遗絶,夷絶,益爵,贻厥,移掘,逸爵,貤爵,诒厥,诣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