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鼮鼠。因身有豹文,故名。
即鼮鼠。因身有豹文,故名。参阅 清•臧琳 《经义杂记·窦攸辨豹文鼠》。
引《尔雅·释兽》:“豹文鼮鼠。”
郭璞 注:“鼠文采如豹者。 汉武帝 时得此鼠孝廉郎 终军 知之,赐绢百匹。”
宋•王楙 《野客丛书·豹文鼮鼠》:“考 前汉 诸书不闻 终军 有此事。读 后汉•《竇攸家传》:‘ 光武 宴百僚於 云臺得豹文之鼠,问羣臣,莫知之。惟 竇攸 曰:“此鼮鼠也。”
詔问所出,曰:“见《尔雅》。”
验之果然。赐绢百匹詔公卿子弟就 攸 学《尔雅》。’是以 徐陵 《谢启》曰:‘虽 贾逵 之颂神爵 竇攸 之对鼮鼠……方其宠锡,独有光前。’得非即此事而误以为 终军 乎?”
按当以《窦攸家传》所载为是。 唐•李商隐 《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惊疑豹文鼠贪窃虎皮羊。”
豹文鼠,即鼮鼠。因身有豹文,所以又称为“豹文鼠”。据著名学者周士琦考证他认为鼮鼠不过是一种松鼠而已今动物学称它为“花松鼠”,亦称“豹鼠”(鼮鼠亦称豹鼠)。它全身灰褐色背中央有黑色的条纹两侧为相间排列的浅黄色条纹(即“豹文”)体长约十厘米,营树栖生活。
豹 [ bào ] 1. 哺乳动物,能上树,常捕食鹿、羊、猿猴等,毛皮可制衣、褥。 如 豹头环眼(形容人面目威严凶狠)。未窥全豹。 2. 姓。 [更多解释]
文 [ wén ]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 如 灿若文锦。 2. 刺画花纹。 如 文身。 3. 记录语言的符号。 如 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 如 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 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 如 文化。文物。 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如 天文。水文。 7. 旧时指礼节仪式。 如 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 如 文质彬彬。 9. 温和。 如 文火。文静。文雅。 10. 指非军事的。 如 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 如 文言。文白间杂。 12. 专指社会科学。 如 文科。 13. 掩饰。 如 文过饰非。 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 如 一文不名。 15. 姓。 [更多解释]
鼠 [ shǔ ] 1. 哺乳动物的一科,门齿终生持续生长,常借啮物以磨短,繁殖迅速,种类甚多,有的能传播鼠疫等病原,并为害农林草原,盗食粮食,破坏贮藏物、建筑物等(俗称“耗子”)。 如 老鼠。鼠胆。鼠目寸光。投鼠忌器。鼠辈。 2. 隐忧。 如 鼠思。 [更多解释]
答:豹文鼠的拼音是:bào wén shǔ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豹文鼠 的发音
答:豹文鼠的意思是:即鼮鼠。因身有豹文,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