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一国国民所特有的气质。
引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四)》:“幸而谁也不敢十分决定说:国民性是决不会改变的。”
朱自清 《<老张的哲学>与<赵子曰>》:“将 阿Q 当作‘一个’人看这部书确是夸饰,但将他当作我们国民性的化身看便只觉亲切可味了。”
国民性是指文化在民族心理上的积淀。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表现民族文化共同特点的习惯、态度、情感等比较稳定、持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的总和。是在自然、社会、历史三维现实和民族的文化影响下形成的多层次的统一体。经常表现为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在五四时期文化论战中陈独秀、李大钊和鲁迅等曾批判了中华民族心理素质中那些消极、落后的东西。毛泽东论述过中华民族刻苦耐劳、酷爱自由和富于革命斗争精神的优良传统。国民性的弱点随着社会进步而得以克服其优点也将随社会进步而得以发扬。
国 [ guó ]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 如 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 2. 特指中国的。 如 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 3. 姓。 [更多解释]
民 [ mín ]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如 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2. 指人或人群。 如 居民。民族。 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 如 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4. 某族的人。 如 汉民。回民。 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 如 农民。渔民。 6. 非军事的。 如 民品。民航。 7. 同“苠”。 [更多解释]
性 [ xìng ] 1. 人或事物的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作用等。 如 性质。性格。性命(生命)。性能。个性。属性。 2. 性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 如 典型性。开放性。指令性。 3. 男女或雌雄的特质。 如 性别。男性。女性。 4. 有关生物生殖的。 如 性交。性欲。性爱。性感。性解放。 5. 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 [更多解释]
答:国民性的拼音是:guó mín xìng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国民性 的发音
答:国民性的意思是:一个国族或民族的绝大多数成员受同一文化影响,在思想、感情及行为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某种固定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