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使节。
引唐•杜甫 《东楼》诗:“传声看驛使送节向 河 源。”
仇兆鳌 注引 赵汸 曰:“时遣使和好 吐蕃故用 张騫 寻 河 源故事。”
明•何景明 《赠韩亚卿还湖南》诗之二:“送节初临夏廻旌已逼年。”
送还符节。
谓节日送礼。
引《金瓶梅词话》第四二回:“他家既先来与咱家孩子送节咱少不的也买礼过去与他家长姐送节。”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广东·广州之中秋节》:“节前人亦多买之送亲友,名曰送节。”
送节,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端午这天在温州地区,对丈人家、外婆家、干爷、塾师都需要送粽子和鱼肉等物叫做“送节”,也叫“望节”,是拜望的意思。如果是婚后第一人端午叫做“望头年”,也叫“送新庚”,有钱的人家,粽多至八十把,肉多至百余斤,其余鱼、鸡、鸭各一对。另外还有果饵、枣、栗、荔枝、龙眼等等丈人家回盘则是新夫妇夏天穿的衣服各几套还有鞋袜、肚兜、扇子之类并把子孙粽回还几个是祝女儿多子多孙的意思。
送 [ sòng ] 1. 把东西从甲地运到乙地。 如 送信。送审。输送。护送。呈送。 2. 赠给。 如 送礼。赠送。雪中送炭。 3. 陪伴人到某一地点。 如 欢送。送别。送亲。 4. 丢掉。 如 断送。 [更多解释]
节 [ jié ]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 如 竹节。节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 如 关节。两节车厢。 3. 段落,事项。 如 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 如 节气。节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 如 节日。 6. 礼度。 如 礼节。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 如 节奏。节拍。节律。 8. 操守。 如 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 如 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10. 略去,简略。 如 节选。节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 如 符节。使节。 12. 姓。 节 [ jiē ] 1. 〔~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更多解释]
答:送节的拼音是:sòng jié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送节 的发音
答:送节的意思是:①.送走旧节候。谓季节更换。②.送别使节。③.送还符节。④.谓节日送礼。
答:送节的近音词、同音词有:松解,竦杰,送解,松节,竦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