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希堂,古时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帝的书房。“三希”即“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也就是鼓励自己不懈追求勤奋自勉。
书房名为“三希堂”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间在此收藏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至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时“三希堂”还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作品包括墨迹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种。
三 [ sān ]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 如 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 如 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更多解释]
希 [ xī ] 1. 少。 如 希少(shǎo )。希罕。希奇。希有。希世。 2. 盼望。 如 希望。希冀。希图(心里盘算达到某种目的)。希求(a.希望得到;b.希望和要求)。 [更多解释]
堂 [ táng ] 1. 正房,高大的房子。 如 堂屋。堂客。堂倌。礼堂。澡堂。 2. 同祖父的亲属关系。 如 堂房。堂兄弟。 3. 旧时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 如 大堂。公堂。过堂。 4. 量词。 如 上了一堂课。一堂家具。 [更多解释]
答:三希堂的拼音是:sān xī táng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三希堂 的发音
答:三希堂的意思是:清高宗珍藏王羲之、王献之、王珣墨迹的地方,称为「三希堂」。位于北平故宫内养心殿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