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法律。
引《韩非子·饰邪》:“当 赵 之方明国律、从大军之时人众兵强,辟地 齐 燕 ;及国律慢用者弱,而国日削矣。”
宋•陈亮 《上光宗皇帝鉴成箴》:“勿私赏以格公议勿私刑以亏国律。”
《廿载繁华梦》第三六回:“你好撒刁!説那罪人不及妻孥的话难道要与本官谈论国律不成?”
国 [ guó ]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 如 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 2. 特指中国的。 如 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 3. 姓。 [更多解释]
律 [ lǜ ] 1. 法则,规章。 如 纪律。法律。定律。规律。清规戒律。律师。 2. 约束。 如 律己。 3. 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 如 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 4. 旧诗的一种体裁。 如 律诗。 5. 姓。 [更多解释]
答:国律的拼音是:guó lǜ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国律 的发音
答:国律的意思是:国家的法律。
答:国律的近音词、同音词有:过滤,过虑,过律,过旅,果绿,郭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