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为防守御敌而在城外筑的类似城圈的工事。
引《通典·兵五》:“於城外四面壕内去城十步,更立小隔城,厚六尺高五尺,仍立女墙谓之羊马城。”
亦作“羊马垣”、“羊马墙”。 《旧五代史·梁书·朱珍传》:“既破羊马垣遇雨班师。”
《宋史·刘錡传》:“錡 传城筑羊马垣,穴垣为门。”
《明史·高名衡传》:“周 王 恭枵 募民筑羊马墙坚厚如高岸。”
羊马城,读音yánɡ mǎ chénɡ,汉语词汇,解释为御敌在城外筑的类似城圈的工事。
羊 [ yáng ] 1. 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 如 绵羊。黄羊。羚羊。羊羔。羊毫。羊肠线。羊肠小道。 2. 姓。 羊 [ xiáng ] 1. 同“祥”,吉祥。 [更多解释]
马 [ mǎ ] 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 如 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2. 大。 如 马蜂。马勺。 3. 姓。 [更多解释]
城 [ chéng ] 1. 围绕都市的高墙。 如 城墙。城池。城圈。城郭(“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城楼。城堞(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儿墙”)。城垛。 2. 都市。 如 城市。城镇。城府(a.城市及官署;b.喻待人处世的心机,如“胸无城城”)。城邑。城乡。城建。 [更多解释]
答:羊马城的拼音是:yáng mă chéng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羊马城 的发音
答:羊马城的意思是:在城外离城十步的壕沟内,更立小隔城,厚六尺,高五尺,仍立女墙,称为「羊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