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恶人。指 蚩尤、五观、殷纣。五观,夏 启 之子。
三镇节度使。
引清•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新旧五代史五·三节》:“开平 四年 鏐(钱鏐 )游衣银军,作还乡歌曰:‘三节还乡兮掛锦衣。’三节者 鏐 在 唐•已领 镇海 镇东 两军节度,入 梁 又兼 淮南 也。”
三段。
引宋•王应麟 《困学纪闻·历代漕运考》:“唐•时漕运大率三节, 江 淮 是一节, 河南 是一节 陕西 到 长安 是一节。”
旧俗称端午、中秋、春节为三节。旧时工商界多于三节结算账目。
三节,中国对三个大节日的统称。一年之中因春节或除夕,夏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夏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三节有种含义可以表达蚩尤、五观 、殷纣三恶人指代三镇节度使,表示三段或者将旧俗称端午、中秋、春节为三节。另外武术中将人体和四肢分称“三节”即梢节,中节,根节。就全身而言,头为稍节,腰为中节,腿为根节;就上肢而言手为稍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就下肢而言,足为稍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
三 [ sān ]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 如 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 如 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更多解释]
节 [ jié ]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 如 竹节。节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 如 关节。两节车厢。 3. 段落,事项。 如 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 如 节气。节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 如 节日。 6. 礼度。 如 礼节。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 如 节奏。节拍。节律。 8. 操守。 如 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 如 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10. 略去,简略。 如 节选。节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 如 符节。使节。 12. 姓。 节 [ jiē ] 1. 〔~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更多解释]
答:三节的拼音是:sān jié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三节 的发音
答:三节的意思是:俗称端午节、中秋节、年节为「三节」。
答:三节的近音词、同音词有:三杰,三接,三阶,三界,散阶,散解,三戒,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