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南戏。 南宋•时流行在南方的戏曲。据 宋•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祖杰》载 南宋•温州 乐清县 僧 祖杰,横行霸道“旁观不平惟恐其漏网也,乃撰为戏文,以广其事”。
引元•夏庭芝 《青楼集志》:“宋•之戏文乃有唱念,有諢。”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曲·杂剧院本》:“元 曲有一题而传至四五本者予皆见之,总只四折……自北有《西厢》,南有《拜月》,杂剧变为戏文,以至《琵琶》遂演为四十餘折,几倍杂剧。”
泛指戏曲。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汪秀才 定席已毕就有带来一班梨园子弟上场做戏做的是《桃园结义》、《千里独行》许多豪杰襟怀的戏文。”
《红楼梦》第四七回:“因其中有个 柳湘莲薛蟠 自上次会过一次,已念念不忘又打听他喜串戏且都串的是生旦风月戏文,不免错会了意悮认他做了风月子弟。”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四篇:“如《赤壁鏖兵》、《诸葛亮秋风五丈原》……等而今日搬演为戏文者尤多则为世之所乐道可知也。”
戏文,是中国戏曲史上最早成熟的文艺戏剧由传统民歌、小曲和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地方戏。北宋末年至明朝初年(12世纪~14世纪)流行于中国东南沿海为区别同时代的“北曲杂剧”,后人称之为南曲戏文、南戏。南戏的存在使中国的古代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和古印度戏剧并列为世界三大古代戏剧体系。
戏 [ xì ] 1. 玩耍。 如 游戏。儿戏。嬉戏。戏豫(嬉游逸乐)。二龙戏珠。 2. 嘲弄,开玩笑。 如 戏言。戏弄。戏谑(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 3. 戏剧,也指杂技。 如 一出戏。黄梅戏。看戏。演戏。皮影戏。 戏 [ hū ] 1. 〔於(wū)~〕同“呜呼”。 [更多解释]
文 [ wén ]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 如 灿若文锦。 2. 刺画花纹。 如 文身。 3. 记录语言的符号。 如 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 如 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 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 如 文化。文物。 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如 天文。水文。 7. 旧时指礼节仪式。 如 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 如 文质彬彬。 9. 温和。 如 文火。文静。文雅。 10. 指非军事的。 如 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 如 文言。文白间杂。 12. 专指社会科学。 如 文科。 13. 掩饰。 如 文过饰非。 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 如 一文不名。 15. 姓。 [更多解释]
答:戏文的拼音是:xì wén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戏文 的发音
答:戏文的意思是:①.宋、元时代流行于我国南方的戏曲。②.泛指戏剧。
答:戏文的近音词、同音词有:檄文,西文,羲文,息稳,犀纹,喜纹,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