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南单于遣子入侍奉奏诣闕,於是 云中、五原、朔方、北地、定襄、鴈门、上谷、代 八郡民归于本土。”
《晋书·穆帝纪》:“扶南 笠旃檀 献驯象詔曰:‘昔先帝以殊方异兽或为人患,禁之。今及其未至,可令还本土。’”《旧五代史·汉书·杜重威传》:“及 重威 请命 璉 等邀朝廷信誓,詔许 璉 等却归本土。”
《明史·佞幸传·继晓》:“詔法王、佛子递降国师、禪师、都纲餘悉落职为僧,遣还本土。”
当地本地。 宋•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淮南 篙工不能入 黄河。
引蜀 之 三峡陕 之 三门,闽越 之 恶溪南康 赣石,皆絶险之处,自有本土人为工。”
宋•苏轼 《乞禁商旅过外国状》引《熙宁编敕》:“诸客旅於海道商贩於起发州投状,开坐所载行货名件往某处出卖。召本土有物力户三人结罪出保明委不夹带禁物亦不过越所禁地分。官司即为给公凭。”
原来生长的地方。
引《书经·多士》:「尔乃尚有尔土尔乃尚宁干止。」
汉·孔安国·传:「汝多为顺事,乃庶几还有汝本土。」
《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南单于遣子入侍奉奏诣阙。于是云中、五原、朔方、北地、定襄、鴈门、上谷、代八郡民归于本土。」
反客土
殖民国家本国的领土。相对于殖民地而言。
①乡土;原来的生长地:本乡~。②指殖民国家本国的领土(对所掠夺的殖民地而言)。也指一个国家固有的领土。③指本地的土壤:由于田里土层太薄只有借客土加厚~,才能深耕。现在更多所讲的是本土文化 - 本土文化也可说是乡土文化,
本 [ běn ] 1. 草木的根。 如 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 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 如 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 3. 草的茎,树的干。 如 草本植物。 4. 中心的,主要的。 如 本部。本体。 5. 原来。 如 本来。本领。 6. 自己这方面的。 如 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 [更多解释]
土 [ tǔ ] 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 如 土壤。黄土。 2. 疆域。 如 国土。领土。 3. 本地的,地方性的。 如 故土。 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 如 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 5. 不合潮流。 如 土气。 6. 未熬制的鸦片。 如 烟土。 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 如 土族。 9. 姓。 [更多解释]
答:本土的拼音是:běn tǔ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本土 的发音
答:本土的意思是:①.原来生长的地方。②.殖民国家本国的领土。相对于殖民地而言。
答:本土的近音词、同音词有:畚土,奔突,本途,本图,奔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