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末孤竹君之二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见《吕氏春秋·诚廉》、《史记·伯夷列传》。《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邢昺疏引《春秋少阳篇》:“伯夷姓墨,名允,字公信。伯长也;夷,谥。叔齐名智,字公达,伯夷之弟,齐亦谥也。”封建社会里把他们当作抱节守志的典范。
商 末 孤竹君 之二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 叔齐 为继承人。 孤竹君 死后 叔齐 让位给 伯夷,伯夷 不受, 叔齐 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 周 国。 周武王 伐 纣二人叩马谏阻。 武王 灭 商 后他们耻食 周 粟,采薇而食,饿死于 首阳山。见《吕氏春秋·诚廉》、《史记·伯夷列传》。封建社会里把他们当作抱节守志的典范。
引《论语·公冶长》:“伯夷 叔齐 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邢昺 疏引《春秋少阳篇》:“伯夷 姓 墨,名 允,字 公信。伯,长也;夷,謚。 叔齐 名 智,字 公达,伯夷 之弟, 齐 亦谥也。”
殷末孤竹君的二个儿子。伯夷,名元,字公信。叔齐,名智,字公达。相传其父遗命要立叔齐为继承人。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及殷亡,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遂饿死。见《史记·卷六一·伯夷传》。
引《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季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继位,先后都逃往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扣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见《吕氏春秋.诚廉》﹑《史记.伯夷列传》)。《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邢昺疏引《春秋少阳篇》:“伯夷姓墨,名允,字公信。伯,长也;夷,谥。叔齐名智,字公达,伯夷之弟,齐亦谥也。”
伯夷叔齐是抱节守志的典范。
伯 [ bó ] 1. 兄弟排行次序。 如 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 2. 父亲的哥哥。 如 伯伯。伯父。伯母。 3.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 如 老伯。世伯。 4.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 如 伯爵。 5.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 如 “海内文章伯”。 6. 姓。 伯 [ bǎi ] 1. 〔大~子〕丈夫的大哥。 伯 [ bà ] 1. 古同“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 [更多解释]
夷 [ yí ] 1.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 如 东夷。九夷(古时称东夷有九种)。 2.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 如 华夷杂处(chǔ ㄔㄨˇ)。 3. 平,平坦,平安。 如 化险为夷。 4. 弄平。 如 夷为平地。 5. 消灭。 如 夷灭。族夷(诛杀犯罪者家族)。 6. 等辈。 如 “诸将皆陛下故等夷”。 7. 古代的锄类工具。 8. 古同“怡”,喜悦。 9. 古同“痍”,创伤。 10. 姓。 [更多解释]
叔 [ shū ] 1. 兄弟排行次序第三。 如 伯、仲、叔、季。 2. 父亲的弟弟,亦称跟父亲同辈而年纪较小的男子。 如 叔父。大叔。 3. 丈夫的弟弟。 如 小叔子。叔嫂。 4. 拾。 如 “九月叔苴”。 [更多解释]
齐 [ qí ] 1.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 如 齐整。参差不齐。 2. 达到,跟什么一般平。 如 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 3. 同时;同样;一起。 如 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 4. 全;完全。 如 齐全。人到齐了。 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 6. 中国朝代名。 如 南朝齐。北朝齐。 齐 [ jì ] 1. 调剂。 如 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后作“剂”。 2. 药剂。 如 处齐不过数种。后作“剂”。 3. 界限;分际。 如 百年,寿之大齐。 4. 成功;成熟。 如 事能得齐。后作“济”。 齐 [ zī ] 1. 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 齐 [ zhāi ] 1. 同“斋”。 2. 斋戒。 如 齐三日而后行。 3. 庄敬。 如 齐庄。齐严。 [更多解释]
答:伯夷叔齐的拼音是:bó yí shū qí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伯夷叔齐 的发音
答:伯夷叔齐的意思是:殷末孤竹君的二个儿子。伯夷,名元,字公信。叔齐,名智,字公达。相传其父遗命要立叔齐为继承人。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及殷亡,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遂饿死。见《史记·卷六一·伯夷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