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愤嫉”。
愤怒憎恶。
引《后汉书·党锢传序》:“膺 愈怀愤疾竟案杀之。”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是时诸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縉绅,羣臣愤嫉,莫敢出气。”
章炳麟 《五无论》:“夫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此 庄生 所为愤嫉。”
谓气愤不平。
愤疾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fèn jí,是指愤怒憎恶;气愤不平。
愤 [ fèn ] 1. 因不满而忿怒或怨恨。 如 气愤。愤悱(郁闷)。愤慨。愤怒。愤然。悲愤。激愤。愤恚。公愤。义愤填膺。愤世嫉俗。 [更多解释]
疾 [ jí ] 1. 病,身体不舒适。 如 疾病。目疾。残疾。讳疾忌医。 2. 一般的痛苦。 如 疾苦。 3. 疼痛。 如 疾首蹙额。 4. 恨。 如 疾恶如仇。 5. 同“嫉”,妒忌。 6. 弊病,缺点。 如 “寡人有疾”。 7. 快,迅速。 如 疾步。疾走。疾进。疾驰。疾足先得。 [更多解释]
答:愤疾的拼音是:fèn jí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愤疾 的发音
答:愤疾的意思是:①.亦作“愤嫉”。②.愤怒憎恶。③.谓气愤不平。
答:愤疾的近音词、同音词有:奋疾,忿嫉,愤嫉,忿疾,分级,愤激,粉剂,奋击,分机,奋激,奋迹,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