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晏子春秋·外篇下十四》:“公曰:‘天下有极细乎?’ 晏子 对曰:‘有。东海有虫巢于蟁睫,再乳再飞,而蟁不为惊。臣 婴 不知其名,而东海渔者命曰焦冥。’”北周 庾信 《<赵国公集>序》:“柱国 赵国公 发言为论下笔成章……论其壮也则鹏起半天;语其细也,则鷦巢蚊睫。”
鹪 [ jiāo ] 1. 〔~鹩〕鸟,体长约十厘米,背赤褐色,腹灰褐色,尾短,捕食小虫。亦称“桃虫”、“巧妇”。 2. 〔~莺〕鸟,体长十余厘米,鸣声似猫叫,食虫,对农作物有益。 3. (鷦) [更多解释]
巢 [ cháo ] 1. 鸟搭的窝,亦指蜂、蚁等动物的窝;借指敌人或盗贼的藏身之所。 如 鸟巢。蜂巢。巢窟。匪巢。巢穴。 2. 姓。 [更多解释]
蚊 [ wén ] 1. 昆虫,种类很多。雄的吸植物的汁液,雌的吸人畜的血液,有的传染疾病。幼虫称“孑孓”。 如 蚊子。蚊香。蚊帐。聚蚊成雷。 [更多解释]
睫 [ jié ] 1. 眼睑边缘的细毛。 如 睫毛。目不交睫。迫在眉睫。 2. 眨眼。 如 “矢来注眸子而眶不睫。” [更多解释]
答:鹪巢蚊睫的拼音是:jiāo cháo wén jié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鹪巢蚊睫 的发音
答:鹪巢蚊睫的意思是:《晏子春秋·外篇下十四》:“公曰:‘天下有极细乎?’晏子对曰:‘有。东海有虫,巢于蚊睫,再乳再飞,而蚊不为惊。臣婴不知其名,而东海渔者命曰焦冥。’”后以“鹪巢蚊睫”极言细微。鹪,通“焦”。指焦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