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汉•董仲舒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古之道士有言曰:‘将欲无陵固守一德。’”汉•刘向 《新序·节士》:“介子推 曰:‘ 推 闻君子之道謁而得位,道士不居也,争而得财,廉士不受也。’”《后汉书·第五伦传》:“﹝ 第五伦 ﹞遂将家属客 河东变名姓,自称 王伯齐载盐往来 太原、上党所过輒为粪除而去,陌上号为道士,亲友故人莫知其处。”
炼丹服药、修道求仙之士。 《汉书·王莽传下》:“卫将军 王涉 素养道士 西门君惠。
引君惠 好天文讖记。”
晋•郭璞 《游仙诗》之二:“青谿千餘仞中有一道士。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借问此何谁云是 鬼谷子。”
唐•韩愈 《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君昆弟六人先君而殁者四人。其一人尝为 郑 之 滎泽 尉,信道士长生不死之説。既去官絶不营人事。”
清•和邦额 《夜谭随录·潘烂头》:“潘烂头,不知何许人为道士于 京江,有异术。”
道教徒。
引《梁书·沉约传》:“﹝ 沉约 ﹞乃呼道士奏赤章於天,称禪代之事,不由己出。”
《资治通鉴·梁敬帝绍泰元年》:“齐 主还 鄴以佛、道二教不同,欲去其一,集二家论难於前遂敕道士皆剃髮为沙门。”
胡三省 注:“道家虽曰宗 老子而 西汉•以前未尝以道士自名至 东汉•始有道士 张道陵、于吉 等其实与佛教皆起於 东汉•之时。”
俞平伯 《重过西园码头》:“受罪有和尚道士可以超度想呼奴唤婢则有泥塑的金童玉女。”
佛教徒;和尚。
引南朝•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一·竺道潜》:“恢 嘲之曰:‘道士何以游朱门?’ 潜 曰:‘君自覩其朱门贫道见为蓬户。’”清•昭槤 《啸亭杂录·王树勋》:“松公 故喜佛法 树勋 投其意指,公大赏鉴,因命易装为道士。”
道士是中国道教的神职人员。《太霄琅书经》称:“人行大道﹐号为道士。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其中男性的道士称为“乾道”也称羽士、真人、神仙、道人、羽流、羽衣、紫阳、方士、黄冠、先生、希夷等尊称为道长。女性曰“坤道”别称女冠。
他们依教奉行履行入教的礼仪接受各种戒律过那种被世俗之人视为清苦寂寞而实际上高标清逸的宗教生活。道士作为博大精深道教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和形象代言人又要以一些带有神秘色彩的方式吸引教众,布道传教为其宗教尽职尽力同时圆满自己的修行。道士比之佛教僧侣更多了一分潇洒的气质。从而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也是极为引人注目的角色。
道 [ dào ] 1. 路,方向,途径。 如 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2. 指法则、规律。 如 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 如 道学。传道。修道。 4. 方法,办法,技术。 如 门道。医道。 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 如 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 如 会道门。一贯道。 8. 说,讲。 如 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 9. 用语言表示情意。 如 道喜。道歉。道谢。 10. 线条。 如 铅笔道儿。 11.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 12.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 量词。 如 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 14.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更多解释]
士 [ shì ]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 如 士族。士大夫。 2. 旧时指读书人。 如 士子。士民。学士。 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 如 士女。 4. 对人的美称。 如 志士。烈士。女士。 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 6. 称某些专业人员。 如 医士。护士。 7. 姓。 [更多解释]
答:道士的拼音是:dào shì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道士 的发音
答:道士的意思是:①.信奉道教的人。②.方士、仙人。③.泛称有道之士。
答:道士的近音词、同音词有:悼逝,道释,道室,道式,道试,盗视,倒是,导师,刀室,倒失,到时,导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