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调节米价而设置的一种仓廪。 汉宣帝 时 耿寿昌 首先倡建以谷贱时用较高价籴入,谷贵时减价粜出平衡米价而名。参阅《文献通考·常平义仓租税》。
引《汉书·食货志上》:“时大司农中丞 耿寿昌 以善为算能商功利得幸於上……遂白令边郡皆筑仓以穀贱时增其贾而糴,以利农,穀贵时减贾而糶,名曰‘常平仓’。民便之。”
中国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主要是运用价值规律来调剂粮食供应充分发挥稳定粮食的市场价值的作用。在市场粮价低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不仅使朝廷储藏粮食的大谷仓一太仓和甘泉仓都充满了粮食而且边郡地方也仓廪充盈。在市场粮价高的时候适当降低价格进行出售。这一措施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对平抑粮食市场和巩固封建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常 [ cháng ] 1. 长久,固定不变。 如 常数。常量(亦称“恒量”)。常项。常任。常年。常驻。常住。常备不懈。 2. 副词,经常,时时(叠),不只一次。 如 常常。常客。时常。经常。 3. 普通的,一般的。 如 常识。常务。常规。常情。常人。平常。反常。 4. 姓。 [更多解释]
平 [ píng ]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 如 平地。平面。平原。 2. 均等。 如 平分。平行(xíng)。抱打不平。公平合理。 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 如 平列。平局。平辈。 4. 安定、安静。 如 平安。平服。 5. 治理,镇压。 如 平定。 6. 抑止(怒气)。 如 他把气平了下去。 7. 和好。 如 “宋人及楚人平”。 8. 一般的,普通的。 如 平民。平庸。平价。平凡。 9. 往常,一向。 如 平生(a.从来;b.终身)。平素。 10. 汉语四声之一。 如 平声。平仄。 11. 姓。 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 13. 古同“评”,评议。 [更多解释]
仓 [ cāng ] 1. 收藏谷物的建筑物。 如 米仓。粮仓。仓储。仓房。 2. 匆忙。也作“~猝”。 3. 姓。 [更多解释]
答:常平仓的拼音是:cháng píng cāng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常平仓 的发音
答:常平仓的意思是:中国古代为调节粮价、备荒救灾在各地设置的粮仓。始于西汉。清代中叶之后大多名存实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