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用刻漏计时,一昼夜分百刻。
引唐•李德裕 《怀山居邀松阳子同作》诗:“昼夜百刻中愁肠几回絶。”
明•刘基 《夜坐》诗之二:“铜壶管领催华髮一夜应添百刻长。”
明•陆垹 《篑斋杂著·岁差》:“如定日之法,一日百刻。”
百 [ bǎi ] 1. 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 如 百步穿杨。百儿八十。百分比。 2. 喻很多。 如 百草。百货。百姓(人民)。百般。百炼成钢。百无聊赖。百废俱兴(xīng )。 [更多解释]
刻 [ kè ] 1. 雕,用刀子挖。 如 刻本(雕版印成的书本)。刻石。刻字。刻板。刻舟求剑。 2. 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 如 五点一刻。 3. 时间。 如 此刻。即刻。顷刻(极短时间)。时刻。刻不容缓。 4. 形容程度极深。 如 深刻。刻意。刻骨(感受深切入骨)。刻苦。 5. 不厚道。 如 刻毒。刻薄。尖刻。苛刻。 6. 同“克”。 [更多解释]
答:百刻的拼音是:băi kè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百刻 的发音
答:百刻的意思是:古时刻漏计时的刻度,一日可分为一百刻。
答:百刻的近音词、同音词有:百克,拜客,百苛,百榼,百痾,白客,白壳,百科,百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