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宋书·文帝纪》:“霖雨弥日水潦为患百姓积俭易致乏匱。二县官长及营署部司各随统检实,给其柴米,必使周悉。”
《水浒传》第一一九回:“那箇老僧自引小僧到茅菴里分付了柴米出来竟不知投何处去了。”
《儒林外史》第一回:“年岁不好,柴米又贵。”
柴 [ chái ] 1. 烧火用的草木。 如 柴草。柴火。柴门。火柴。木柴。 2. 烧柴祭天。 如 “柴于上帝”。 3. 瘦,不松软。 如 柴鸡。柴心。 4. 姓。 [更多解释]
米 [ mǐ ] 1. 谷类或其他植物的子实去了皮的名称。 如 小米。大米。稻米。米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生活困难)。 2. 国际长度单位(旧称“公尺”“米突”),一米等于三市尺。 3. 姓。 [更多解释]
答:柴米的拼音是:chái mǐ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柴米 的发音
答:柴米的意思是:木柴和米粮。泛指日常生活的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