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灾舋”。祸端。
引晋•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晧书》:“桓灵 失德灾衅竝兴。”
《周书·邵惠公颢传》:“沉痾渐愈,而灾衅仍集。”
《文苑英华》卷六四六引 隋 祖君彦 《为李密檄洛州文》:“夏后 则灾舋非多 殷 人则咎徵更少。”
前蜀 杜光庭 《川主天罗地网醮词》:“显降威灵,大祛灾衅。”
灾衅,读作zāi xìn,汉语词语,是指祸端。
灾 [ zāi ] 1. 水、火、荒旱等所造成的祸害。 如 水灾。火灾。灾难(nàn )。灾害。灾患。 2. 个人的不幸遭遇。 如 招灾惹祸。幸灾乐祸。破财消灾。 [更多解释]
衅 [ xìn ] 1. 古代用牲畜的血涂器物的缝隙。 如 衅钟。衅鼓。 2. 缝隙,感情上的裂痕,争端。 如 衅隙。衅端(争端)。挑衅。寻衅。 3. 以香熏身。 如 衅浴。 [更多解释]
答:灾衅的拼音是:zāi xìn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灾衅 的发音
答:灾衅的意思是:①.亦作“灾舋”。②.祸端。
答:灾衅的近音词、同音词有:灾舋,在心,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