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汉书·贾谊传》:“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饰’。”
亦作“簠簋不脩”、“簠簋不飭”。 唐•颜真卿 《赠司空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李公神道碑》:“公下车召人吏告之曰:‘官吏有簠簋不脩者……未至前一无所问而今而后义不相容。’”《续资治通鉴·元成宗大德三年》:“枢密臣受人玉带徵赃不叙,御史言法太轻, 博果密 曰:‘礼,大臣贪墨惟曰簠簋不飭。若加笞辱,非刑不上大夫之意也。’”
簠 [ fǔ ] 1. 古代祭祀时盛稻粱的器具。 [更多解释]
簋 [ guǐ ] 1. 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双耳。 [更多解释]
不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如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如 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 如 他现在身体好不? 不 [ fǒu ] 1.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更多解释]
饰 [ shì ] 1. 装点得好看。 如 装饰。修饰。 2. 装饰用的东西。 如 首饰。银饰。 3. 装扮,扮演角色。 如 饰演。 4. 假托,遮掩。 如 饰辞。粉饰。掩饰。文过饰非。 [更多解释]
答:簠簋不饰的拼音是:fǔ guǐ bù shì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簠簋不饰 的发音
答:簠簋不饰的意思是:比喻做官不廉洁。也作「簠簋不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