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鲁迅 《且介亭杂文·拿来主义》:“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丁玲 《浅谈“土”与“洋”》:“像 鲁迅 先生曾说的对外国好的,于我们有用的东西采取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通过嬉笑怒骂、妙趣横生的语言形式表现一种抨击时政、挑战强权的思想一种论析文化、洞悉历史的胆识的杂文。
这篇文章一是针对国民政府崇洋媚外出卖民族文化遗产的投降主义二是针对革命文艺阵线内部的两种错误倾向即割断历史,全盘否定的“左”倾错误和拜倒在洋人脚下主张全盘吸收的右倾错误。作品思想深刻见解独特锋芒毕露,咄咄逼人让人不能不对鲁迅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语言艺术叹为观止。
拿 [ ná ] 1. 用手取,握在手里。 如 拿笔。拿枪。 2. 掌握,把握。 如 拿主意。拿权。拿手。 3. 挟(xié)制。 如 拿捏(故意刁难人,要挟人)。拿大(自以为比别人强,看不起人,摆架子)。 4. 侵蚀,侵害。 如 让药水拿白了。 5. 逮捕,捉。 如 拿获。擒拿。拿问。 6. 攻下,占领。 如 一定要把敌人的碉堡拿下来。 7. 介绍,引出对象,相当于“把”。 如 我拿你当亲人看待。 8. 介词,引出所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相当于“用”。 如 拿笔来写。 [更多解释]
来 [ lái ]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 如 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 如 从来。向来。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 如 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 如 二百来头猪。 5. 做某个动作。 如 胡来。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 如 大家来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 如 昨天他哭来。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 如 上来。 9. 表示发生。 如 暴风雨来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 如 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 如 八月里来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兮! 13. 姓。 [更多解释]
主 [ zhǔ ] 1.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 如 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 2.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 如 君主。主上。 3.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 如 主张。主见。主意。主义。 4.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 如 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 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 如 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àng)。 6. 预示。 如 早霞主雨。 7.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 如 木主。神主。 8.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 9. 姓。 [更多解释]
义 [ yì ]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 如 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 如 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 如 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 如 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 如 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 如 义齿。义肢。 7. 姓。 [更多解释]
答:拿来主义的拼音是:ná lái zhǔ yì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拿来主义 的发音
答:拿来主义的意思是:谓吸收外来事物的长处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