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桵和枹木。
引《诗·大雅·棫朴》:“芃芃棫朴,薪之槱之。”
毛 传:“棫,白桵也。朴,枹木也。”
《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三·北齐南郊乐歌》:“玉帛载升棫朴斯燎。”
一说即白蕤。 宋•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一:“今 关中 有白蕤棫朴也,芃芃丛生,民多採作薪。”
《诗·大雅》中的篇名。该篇诗序称是咏“文王 能官人也”,故多以喻贤材众多。
引《诗·大雅·棫朴》:“芃芃域朴,薪之槱之。”
毛 传:“山木茂盛万民得而薪之;贤人众多国家得用蕃兴。”
《梁书·裴子野传》:“伏惟皇家淳耀多士盈庭,官人迈乎 有嬀,棫朴越于 姬氏。”
严复 《救亡决论》:“棫朴丛生人文盛极。”
棫 [ yù ] 1. 白桵,一种小树,丛生,茎上有刺,果实紫红色,可以吃。 如 “柞棫拔矣。” 2. 柞树。 [更多解释]
朴 [ pǔ ] 1. 没有细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饰。 如 朴素。朴实。朴厚。朴质。 2. 朴实,朴素。 如 质朴。俭朴。 朴 [ pò ] 1. 朴树,落叶乔木,花淡黄色。木材可制器具。 朴 [ pō ] 1. 〔~刀〕古代的一种武器,窄长有短把的刀,双手使用。 朴 [ piáo ] 1. 姓。 [更多解释]
答:棫朴的拼音是:yù pǔ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棫朴 的发音
答:棫朴的意思是:①.《诗经·大雅》的篇名。共五章。根据诗序:「棫朴,文王能官人也。」或亦指为颂美周王之诗。首章二句为:「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棫,白桵。朴,枹木,皆树木名。②.比喻贤才众多。
答:棫朴的近音词、同音词有:郁朴,鱼浦,玉璞,揄铺,渔浦,御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