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柳条编成的盛物器具。亦称笆斗。
引北魏•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酢法》:“量饭著盆中或栲栳中然后写饭著瓮中。”
唐•卢延让 《樊川寒食》诗之二:“五陵 年少麤於事栲栳量金买断春。”
清•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一夜忽见数十里外有红灯大如栲栳浮於海中。”
茅盾 《陌生人》:“甚至卖糖食的 三麻子 也用栲栳盛着那盐一样的宝贝粉摆在店门前。”
栲 [ kǎo ] 1. 〔~栳〕❶一种用竹子或柳条编的盛东西的器具,形状像斗,亦称“笆斗”;❷夸张地形容人或某些动物的头部。 2. 常绿乔木,叶长圆状披针形,果实球形,有短刺。木材坚硬,可做船橹、轮轴等。树皮含鞣酸,可制栲胶,又可制染料。 [更多解释]
栳 [ lǎo ] 1. 〔栲~〕见“栲”。 [更多解释]
答:栲栳的拼音是:kăo lăo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栲栳 的发音
答:栲栳的意思是:竹制或柳条制的盛物器。也作「巴斗」、「笆斗」。
答:栲栳的近音词、同音词有: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