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相传 少昊 始置, 唐•虞 因之。 周 时为六卿之一曰地官大司徒。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 汉哀帝 元寿 二年改丞相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列三公。 东汉•时改称司徒。历代因之 明 废。后别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参阅《通志·职官二》、《续通典·职官二》。
引明•伊耕 《春怀》诗:“转输坐见司徒急经略亲看相国行。”
清•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先祖太常家父司徒,久树东林之帜;选诗 云间征文 白下,新登復社之坛。”
王季思 注:“父名 恂官至户部尚书。这职位大略和古代的司徒相近因此称他作司徒。”
职官名。《周礼》地官有大司徒为六卿之一,掌理教化。汉哀帝时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时改为司徒主管教化,与大司马、大司空并为三公。魏沿用但三公仅为虚衔,不涉朝政。隋唐以后三公参议政事。历代沿用至明代而废。清代俗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
复姓。如唐代有司徒映。
司徒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官职名由《周礼》地方官司徒演变而来。掌民事郊祀掌省牲视濯,大丧安梓宫。少昊氏以鸟名官,而祝鸠氏为司徒。尧时舜为司徒。舜摄帝位,命契为司徒。契玄孙之孙曰微亦为夏司徒。周时司徒为地官,掌邦教。汉西京初不置。哀帝元寿二年,罢丞相,置大司徒。光武建武二十七年,去"大",称司徒。汉朝置尚书郎4人,其一人主财帛委输。
1.官名。相传少昊始置,唐虞因之。周时为六卿之一,曰地官大司徒。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
2.复姓。
司 [ sī ] 1. 主管,操作。 如 司法。司机。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司空(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②复姓)。司徒(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②复姓)。司马(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②复姓)。司寇(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②复姓)。 2. 官署名称。 如 人事司。 3. 视察。 如 司日月之长短。 4. 姓。 [更多解释]
徒 [ tú ] 1. 步行。 如 徒步。徒涉。 2. 空。 如 徒手。 3. 白白地。 如 徒然。徒劳无益。 4. 只;仅仅。 如 家徒四壁。 5. 从事学习的人。 如 徒弟。徒工。学徒。师徒。 6. 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 如 信徒。教徒。党徒。 7. 人(多指坏人)。 如 匪徒。暴徒。赌徒。叛徒。 8. 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 如 徒刑。 [更多解释]
答:司徒的拼音是:sī tú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司徒 的发音
答:司徒的意思是:①.职官名。《周礼》地官有大司徒,为六卿之一,掌理教化。汉哀帝时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时改为司徒,主管教化,与大司马、大司空并为三公。魏沿用,但三公仅为虚衔,不涉朝政。隋唐以后三公参议政事。历代沿用,至明代而废。清代俗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②.复姓。如唐代有司徒映。
答:司徒的近音词、同音词有:厮徒,私徒,私图,思途,私土,祀土,四涂,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