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賮仪”。送行的礼物。
引《西游记》第八七回:“那一郡人民知久留不住,各备贐仪,分文不受。”
清•黄六鸿 《福惠全书·典礼·朝觐大计》:“如本管上司入覲更有賮仪,总照地方旧例。”
郁达夫 《迟桂花》:“当我初次出国的时候承蒙他们不弃我那未来的亲家,还送了我些赆仪路费。”
赆 [ jìn ] 1. 临别时赠送给远行人的路费、礼物。 如 赆道。赆仪。赆行。 2. 进贡的财物。 如 纳赆。 [更多解释]
仪 [ yí ] 1. 人的外表或举动。 如 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 如 仪式。仪仗。司仪。 3. 礼物。 如 贺仪。谢仪。 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 如 仪器。 5. 法制,准则。 如 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 6. 姓。 [更多解释]
答:赆仪的拼音是:jìn yí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赆仪 的发音
答:赆仪的意思是:送行时赠别的财物。
答:赆仪的近音词、同音词有:赆遗,噤颐,近夷,今译,进益,寖益,襟义,巾衣,浸溢,谨抑,襟襼,进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