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回避而走开。
因避害而逃跑。
引晋•陶潜 《搜神后记》卷七:“婢惊怖返走人狗亦随婢后,至家庭中,举家避走。”
元•杨梓 《豫让吞炭》第二折:“智伯 攻围甚急某避走 晋阳。”
清•赵绍祖 《宿田家书所见》诗:“老翁急避走入门肆督促。”
避走,意为因回避而走开。
避 [ bì ] 1. 躲,设法躲开。 如 避雨。避暑。避世。避讳。回避。避重就轻。避世绝俗。 2. 防止。 如 避免。避孕。避嫌。避雷针。 [更多解释]
走 [ zǒu ] 1. 行。 如 走路。走步。 2. 往来。 如 走亲戚。 3. 移动。 如 走向(延伸的方向)。走笔(很快地写)。钟表不走了。 4. 往来运送。 如 走信。走私。 5. 离去。 如 走开。刚走。出走。 6. 经过。 如 走账。走内线。走后门。 7. 透漏出去,超越范围。 如 走气(漏气)。 8. 失去原样。 如 走形。走样。 9. 古代指奔跑。 如 走马。不胫而走。 10. 仆人,“我”的谦辞。 如 牛马走(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走走走。”)。 [更多解释]
答:避走的拼音是:bì zǒu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避走 的发音
答:避走的意思是:①.因回避而走开。②.因避害而逃跑。
答:避走的近音词、同音词有:陛奏,笔奏,毕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