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旧时民间不动产买卖典当在契约成立后,新业主持白契向官署交纳契税的行为。一经税契,白契即可换成红契,并办理过户手续。
引清•赵翼 《陔馀丛考·税契》:“市易田宅既立文券必投验官府,输纳税钱给以印凭谓之税契。”
孙中山 《说三民主义》:“现时国家岁入比之亡 清 尚少,欲救其弊,必须实行税契及平均地权之法。”
税契是旧时凡田宅等不动产买卖时,双方签订草契后买主须在一定期限内向主管机关履行报验、缴纳契税、加盖官印等手续。清前期契税由买主支付约为买价的3%。缴契税后,主管机关在草契上钤印,并附以契尾,核准契约以此确定产权。经税契后,白契即成红契。
税 [ shuì ] 1. 国家向企业或集体、个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 如 税收。税额。税款。税率。税法。税制。税务。 2. 姓。 [更多解释]
契 [ qì ] 1. 证券,证明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如 契约。契据。房契。 2. 相合,相投。 如 相契。契合。默契。契友。契分(fèn )(投合无间的情分)。契厚。 3. 用刀雕刻。 如 契刻。契舟求剑。 4. 〔~机〕指事物转化的关键。 5. 刻的文字,近代称甲骨文。 如 书契。契文(甲骨文)。 契 [ qiè ] 1. 古同“锲”,用刀子刻。 契 [ xiè ] 1. 古人名,中国商朝的祖先,传说是舜的臣,助禹治水有功而封于商。 [更多解释]
答:税契的拼音是:shuì qì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税契 的发音
答:税契的意思是:买卖田地、房子时立契约,呈送官厅纳税,由官厅发给印证,称为「税契」。
答:税契的近音词、同音词有:水汽,水旗,水祇,水气,水器,税期,涚齐,水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