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所尊祀的六神。《书·舜典》:“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徧于群神。”六宗为何神,汉以来诸说不一:(1)汉伏胜、马融谓天、地、春、夏、秋、冬。(2)汉欧阳、大小夏侯、王充谓位于天地四方之间助阴阳变化者。(3)汉孔光、刘歆谓乾坤六子:水、火、雷、风、山、泽。(4)汉贾逵谓天宗三:日、月、星;地宗三:河、海、岱。(5)汉郑玄谓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6)三国魏刘劭谓太极冲和之气为六气之宗。(7)晋王肃等谓四时、寒暑、日、月、星、水旱。(8)晋张髦谓祖考三昭三穆。(9)晋司马彪谓天宗、地宗及四方之宗。(10)北魏孝文帝谓皇天大帝与五帝。参阅《书·舜典》唐孔颖达疏、清俞正燮《癸巳类稿·虞书六宗义》。
谓汉文帝、武帝、宣帝、元帝、明帝、章帝。
古所尊祀的六神。六宗为何神, 汉•以来诸说不一:(1) 汉•伏胜、马融 谓天、地、春、夏、秋、冬。(2) 汉•欧阳、大小夏侯、王充 谓位于天地四方之间助阴阳变化者。(3) 汉•孔光、刘歆 谓乾坤六子:水、火、雷、风、山、泽。(4) 汉•贾逵 谓天宗三:日、月、星;地宗三:河、海、岱。(5) 汉•郑玄 谓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6) 三国 魏 刘劭 谓太极冲和之气为六气之宗。(7) 晋•王肃 等谓四时、寒暑、日、月、星、水旱。(8) 晋•张髦 谓祖考三昭三穆。(9) 晋•司马彪 谓天宗、地宗及四方之宗。(10) 北魏•孝文帝 谓皇天大帝与五帝。参阅《书·舜典》 唐•孔颖达 疏、 清•俞正燮 《癸巳类稿·虞书六宗义》。
引《书·舜典》:“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徧于群神。”
谓 汉 文帝、武帝、宣帝、元帝、明帝、章帝。
引《后汉书·安帝纪》:“癸巳告祀二祖、六宗。”
李贤 注:“六宗,谓 孝文 曰 太宗孝武 曰 代(世)宗,孝宣 曰 中宗,孝元•曰 高宗,孝明•曰 显宗,孝章 曰 肃宗。”
佛教以三论、法相、华严、律、成实、俱舍为六宗。其中,成实、俱舍二宗为小乘;其馀四宗另加天台、真言二宗,称大乘六宗。
六 [ liù ] 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 如 六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六甲。六艺(①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②六经)。六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六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六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六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六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六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言诗。六弦琴。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六 [ lù ] 1. 〔~安〕地名,在中国安徽省。 2. 〔~合〕地名,在中国江苏省。 [更多解释]
宗 [ zōng ] 1. 家族的上辈,民族的祖先。 如 祖宗。宗庙。宗祠。 2. 家族。 如 宗法(封建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制统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宗族。宗室(帝王的宗族)。宗兄。 3. 派别。 如 宗派。禅宗(佛教的一派)。 4. 主要的目的和意图。 如 宗旨。开宗明义。 5. 尊奉。 如 宗仰。 6. 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 如 宗师。 7. 量词,指件或批。 如 一宗心事。 8. 姓。 [更多解释]
答:六宗的拼音是:liù zōng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六宗 的发音
答:六宗的意思是:①.古所尊祀的六神。《书·舜典》:“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徧于群神。”六宗为何神,汉以来诸说不一:(1)汉伏胜、马融谓天、地、春、夏、秋、冬。(2)汉欧阳、大小夏侯、王充谓位于天地四方之间,助阴阳变化者。(3)汉孔光、刘歆谓乾坤六子:水、火、雷、风、山、泽。(4)汉贾逵谓天宗三:日、月、星;地宗三:河、海、岱。(5)汉郑玄谓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6)三国魏刘劭谓太极冲和之气,为六气之宗。(7)晋王肃等谓四时、寒暑、日、月、星、水旱。(8)晋张髦谓祖考三昭三穆。(9)晋司马彪谓天宗、地宗及四方之宗。(10)北魏孝文帝谓皇天大帝与五帝。参阅《书·舜典》唐孔颖达疏、清俞正燮《癸巳类稿·虞书六宗义》。②.谓汉文帝、武帝、宣帝、元帝、明帝、章帝。③.佛教以三论、法相、华严、律、成实、俱舍为六宗。其中,成实、俱舍二宗为小乘;其馀四宗另加天台、真言二宗,称大乘六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