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事;战乱。
引《三国志·魏志·毌丘俭传》“讨贼 张进 及讨叛 胡 有功” 裴松之 注引《魏名臣奏》:“民夷杂处数有兵难。”
《魏书·宋繇传》:“家无餘财,雅好儒学虽在兵难之间,讲诵不废。”
《新唐书·五行志二》:“其地当有兵难。”
宋•苏辙 《论西边商量地界札子》:“今朝廷若见其易与因而别有大段求索使彼不能堪忍或至忿争,兵难一交,必非朝廷所愿。”
兵难,汉语词汇。
拼音:bīng nán
释义:战事;战乱。
兵 [ bīng ] 1. 武器。 如 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2. 战士,军队。 如 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 如 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更多解释]
难 [ nán ] 1.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 如 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 2.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 如 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 )。难道。难能可贵。 3. 不好。 如 难听。难看。 难 [ nàn ] 1. 灾祸,困苦。 如 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 2. 仇怨。 如 排难解纷。 3. 诘责,质问。 如 发难。非难。责难。 难 [ nuó ] 1. 古同“傩”。 [更多解释]
答:兵难的拼音是:bīng nán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兵难 的发音
答:兵难的意思是:战争带来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