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三国志·魏志·栈潜传》:“王公设险以固其国都城禁卫,用戒不虞。”
《晋书·元帝纪》:“荡阴 之败也……将出奔其夜月正明,而禁卫严警,帝无由得去,甚窘迫。”
宋•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第岁暮春,上池亲御鞍马则禁卫稍宽烦密。”
指保卫帝王或京城的军队。即禁卫军。
引宋•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赵相 初除都督中外军事 孙叔诣 参政时为学士当制,请曰:‘是虽 王导 故事然若兼中外,则虽陛下禁卫三衙皆统之,恐权太重,非防微杜渐之意。’”《宋史·李纲传》:“﹝ 钦宗 ﹞復决意南狩 纲 趋朝,则禁卫擐甲乘舆已驾矣。”
引宋•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当日车驾行幸惟前有驾头,后有拥繖扇,其侍从及百司官属下至厮役皆杂行道中,步輦之后,但以亲事官百许人执挝以殿,谓之禁卫。”
1. 阻挡,禁阻。
2.警戒防卫。
3. 指保卫帝王或京城的军队。即禁卫军。
4. 帝王行动时特设的仪卫队。
5.禁卫军,军种称号。
禁 [ jīn ] 1. 受得住,耐久。 如 禁受。禁得住。禁不起。弱不禁风。 2. 忍耐,制止。 如 不禁笑起来。 禁 [ jìn ] 1. 不许,制止。 如 禁止。禁绝。禁书。禁令。禁赌。禁欲。禁锢。 2. 法律或习惯上制止的事。 如 犯禁。违禁品。 3. 拘押。 如 囚禁。监禁。禁闭。 4. 古代称帝王的地方。 如 宫禁。禁苑。禁卫。禁军(古代指保卫京城或宫廷的军队)。 5. 不能随便通行的地方。 如 禁地。禁区。 6. 避忌。 如 禁忌。 [更多解释]
卫 [ wèi ] 1. 保护,防护。 如 保卫。捍卫。卫道(卫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如“卫卫士”)。卫戍(警备,多用于首都)。卫冕。 2. 防护人员。 如 警卫。后卫。 3. 古代称驴。 如 “策双卫来迎”。 4. 中国明代驻兵的地点(后只用于地名)。 如 威海卫(在山东省)。 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 6. 姓。 [更多解释]
答:禁卫的拼音是:jìn wèi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禁卫 的发音
答:禁卫的意思是:皇宫的警备防卫。
答:禁卫的近音词、同音词有:进位,近卫,近位,锦帏,谨微,进围,寖微,谨卫,金尾,筋痿,金威,烬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