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制度以旗为号,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后又增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八旗人的后代称八旗子弟后多借指倚仗祖上有功于国而自己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
英the “Eight Banner” of the Man nationality in the Qing Dynasty;
清•代满族户口以军籍编制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正白、正黄、镶黄为上三旗(亦称内府三旗),隶属亲军其余五旗为下五旗。 清•初将归附之蒙古、汉人又编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八旗官员平时管民政战时任将领。旗民军籍为世袭。参阅《清文献通考·兵一》、 清•昭槤 《啸亭杂录·八旗之制》。
对 清 军和满族的称呼。
引清•昭槤 《啸亭杂录·太宗伐明》:“帝率八旗劲旅抵 燕围之匝月。”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颁行诏书》:“誓屠八旗以安九有。”
萧红 《小城三月》:“她们是八旗人也就是满人。”
满清时户口的编制以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种来区别,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三类。
引清·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八旗都统》:「八旗次序以镶黄、正黄、正白为上三旗,其余为下五旗。行军或行猎则以镶黄、正白、镶白、正蓝为左翼,余为右翼。」
八旗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整顿编制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初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成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之制确立。满洲(女真)社会实行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努尔哈赤遂于天命年间始设蒙古旗至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年)编成蒙古八旗。皇太极于天聪五年(1631年)先编一汉军旗,至崇德七年(1642年)完成汉军八旗的编制。合称八旗统率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至此八旗的制度臻于完善。
入关前八旗中的正黄、镶黄两旗由汗王(皇帝)直接统领其它6旗分别由汗王的子侄统领。顺治八年(1651年)多尔衮死顺治帝亲政,收多尔衮所辖的正白旗归皇帝统领于是形成了上三旗与下五旗。
清入关伊始为加强军事防御分别令八旗兵在京师与各地驻防直至18世纪中叶八旗营区终于系统地分布于全国的军事要地实行永久性的驻扎。入关伊始,清廷即采取了大规模的“圈地”活动圈占民人的大批良田划归旗人;豁免旗人的税赋与劳役。优惠政策造成了旗人的颓废和寄生性致使其后代骑射荒废甚至出现“生计”问题。
八 [ bā ] 1.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 如 八面玲珑。八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更多解释]
旗 [ qí ] 1. 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 如 旗子。旗帜。旗号。旗舰。旗手。 2. 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 如 旗人(满族人)。旗籍。旗袍。 3.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更多解释]
答:八旗的拼音是:bā qí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八旗 的发音
答:八旗的意思是:满清时户口的编制,以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种来区别,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三类。
答:八旗的近音词、同音词有:八圻,霸气,罢弃,拔起,伯气,拔奇,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