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喻切责。 《晋书·傅咸传》:“咸 復与 骏 笺讽切之。
引骏 意稍折渐以不平。”
明•叶盛 《水东日记·尹凤岐诗讽时事》:“尹凤岐 先生在翰林好作诗讽切时事。”
章炳麟 《<革命军>序》:“嗟乎!世皆嚚昧而不知话言主文讽切,勿为动容。”
讽切,拼音是fěng qiē ,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讽喻切责。
讽 [ fěng ] 1. 不看着书本念,背书。 如 讽诵(抑扬顿挫地诵读)。讽咏。 2. 用含蓄的话劝告或讥刺。 如 讽刺。讽谏(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谏)。讽喻(一种修辞手法,用说故事等方式说明事物的道理)。讽一劝百。 [更多解释]
切 [ qiē ] 1. 用刀从上往下用力。 如 切菜。切除。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在业务、思想各方面互相吸取长处,纠正缺点,如“切切琢磨”)。 切 [ qiè ] 1. 密合,贴近。 如 切当(dàng )。切肤(切身)。切己。亲切。 2. 紧急。 如 急切。迫切。 3. 实在。 如 切忌。恳切。 4. 旧时汉语标音的一种方法,用两个字,取上一字的声母与下一字的韵母拼成一个音。亦称“反切”。 [更多解释]
答:讽切的拼音是:fěng qiē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讽切 的发音
答:讽切的意思是:讽喻切责。
答:讽切的近音词、同音词有:风切,风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