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中书省修书或侍讲的机构。 玄宗 开元 六年乾元院改号丽正修书院十三年改丽正修书院为集贤殿书院,置学士、直学士、侍读学士、修撰官掌刊辑经籍、搜求遗书、辨明典章以备顾问应对。参阅 宋•王溥 《唐会要》卷六四《新唐书·艺文志一》、《百官志二》、《张说传》。
宋•至 清•私人或官府设立的供人读书、讲学的处所有专人主持。 宋•代书院以讲论经籍为主其中最有名的有白鹿、石鼓(一说为嵩阳)、应天、岳麓四大书院; 元•代书院遍及各路、州、府; 明•清 书院更多但多为习举业而设。 清•光绪 二十七年后改全国省、县书院为学堂书院之名遂废。参阅 宋•王应麟 《玉海·宋朝四书院》、 宋•洪迈 《容斋三笔·州郡书院》、《元史·选举志一》、《清史稿·选举志一》。
旧时私人教学读书的场所。唐明皇置丽正书院集文学之士,为我国书院设置之始此后盛行于宋、明。
引《五代史平话·汉史·卷上》:「慕容三郎是个有田产的人未免请先生在书院教导义男刘知远读习经书。」
《三国演义·第二〇回》:「晨起复至书院中,将诏再三观看无计可施。」
书院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开始只是地方教育组织最早出现在唐朝,正式的教育制度则是由朱熹创立发展于宋代。当时由富商、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宋代著名的书院有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的石鼓书院、江西上饶的鹅湖书院。粤秀书院是康熙四十九年清廷御批的官办学院为清代四大书院之首。
书 [ shū ] 1. 成本的著作。 如 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2. 信。 如 书信。书札。书简。书函。 3. 文件。 如 证书。说明书。 4. 写字或写的字。 如 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 5. 写文章。 如 大书特书。罄竹难书。 6. 字体。 如 草书。隶书。楷书。 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 如 说书。听书。 [更多解释]
院 [ yuàn ] 1. 围墙里房屋四周的空地。 如 院子。院墙。庭院。 2. 某些机关、学校和公共场所名称。 如 法院。医院。戏院。 [更多解释]
答:书院的拼音是:shū yuàn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书院 的发音
答:书院的意思是:旧时私人教学读书的场所。唐明皇置丽正书院,集文学之士,为我国书院设置之始,此后盛行于宋、明。
答:书院的近音词、同音词有:淑媛,枢掾,姝媛,疏远,属员,属怨,树怨,殊远,殊源,树援,枢垣,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