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搢忽”。
插笏。古代君臣朝见时均执笏用以记事备忘,不用时插于腰带上。
引《穀梁传·僖公三年》:“阳穀 之会, 桓公 委端搢笏而朝诸侯。”
范宁 注:“搢插也。笏,所以记事也。”
《墨子·公孟》:“公孟子 戴章甫搢忽,儒服,而以见 子墨子。”
毕沅 校注:“忽即笏字。”
《穆天子传》卷一:“天子大服冕褘帗带,搢曶夹佩,奉璧南面立于寒下。”
清•吴伟业 《吴门遇刘雪舫》诗:“新乐 初受封搢笏登天廷。”
引申指朝见。
搢 [ jìn ] 1. 插。 如 搢笏。搢箭。 2. 摇动。 如 “披甲带剑,挺铍搢铎。” 3. 古人所佩的饰带。 4. 抑。 [更多解释]
笏 [ hù ] 1. 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如 朝(cháo )笏。“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 [更多解释]
答:搢笏的拼音是:jìn hù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搢笏 的发音
答:搢笏的意思是:把笏版插在腰带上。
答:搢笏的近音词、同音词有:墐户,近乎,禁户,金瓠,金户,金虎,搢曶,谨户,禁护,谨护,搢忽,金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