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百姓。
引《韩诗外传》卷一:“﹝ 邵伯 ﹞于是出而就蒸庶于阡陌陇亩之间而听断焉。”
唐•陈子昂 《谏用刑书》:“故 扬州 搆祸殆有五旬,而海内晏然纤尘不动,岂非天下蒸庶厌凶乱哉。”
明•宋濂 《太白丈人传》:“以臣邻为伯仲以蒸庶为赤子。”
蒸庶,汉语词汇。
拼音:zhēng shù
释义:指百姓、民众。
蒸 [ zhēng ] 1. 热气上升。 如 蒸汽。蒸腾。蒸发。蒸气(液体或固体因蒸发沸腾或升华而变成的气体)。蒸馏。云蒸霞蔚。蒸蒸日上。 2. 用水蒸气的热力把东西加热或使熟。 如 蒸饼。蒸饺。蒸笼。 3. 古代以麻秸、竹木制成的火炬。 如 蒸烛。 4. 细小的木柴。 [更多解释]
庶 [ shù ] 1. 众多。 如 庶务。庶物。庶绩。富庶。 2. 平民,百姓。 如 庶民。庶人。黎庶。 3. 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旁支,与“嫡”相对。 如 庶子(妾生的儿子)。庶母(嫡出子女称父亲的妾)。庶姓(古代称与帝王没有亲属关系的异姓诸侯)。 4. 表示希望发生或出现某事,进行推测;但愿,或许。 如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庶免于难。庶几(a.也许可以,表示希望;b.近似,差不多;c.旧指贤者)。庶乎可行。 [更多解释]
答:蒸庶的拼音是:zhēng shù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蒸庶 的发音
答:蒸庶的意思是:众民、百姓。
答:蒸庶的近音词、同音词有:征数,征戍,烝庶,证书,整数,正数,政术,拯赎,政属,蒸暑,政枢,正术